English

探访辽西“状元”村

1999-07-11 来源:生活时报 都市家庭报 田睿 我有话说

在辽西,大小凌河交汇之地,有一个不大的村落——凌海市余积镇小方村。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、只有400户人家的小村,然而近年来却声名远播。

据统计,这里25年来没发生过刑事案件,19年没发生过治安案件,10年来没有一次民事纠纷。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从1987年恢复高考以来,已有近90人升入大中专院校,其中已有4人考上了研究生,被人们誉为远近闻名的“大学村”、“状元村”。

村里常年的焦点话题

走进小方村,已是初夏的一个傍晚。乍一看,这里与其它典型的北方农村并没有什么区别:纯净的空气、平坦的黑土地、零落的犬吠、缕缕的炊烟,一派宁静的田园气息。可一旦你与村里人搭上话,便会立即感受到这里的与众不同。

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见面后谈论的中心话题,不是衣饰不是钱财,而是孩子们的学习情况。在小方村谁家挣的钱多,谁家穿着时髦并不让人眼热,而谁家孩子的成绩好肯用功才是最令人称道和羡慕的。重视教育已成为这里一种独特的村风,而且这种村风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。

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讲,明朝万历年间,孟姓和杜姓两家从山东迁移到井水清澈、甘洌的凌河岸边,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,世代以种粮养马为生,此地人心方正,故其村名为方正堡,前边加一“小”字以示自谦,后来经世代演绎、简化为小方村。这个村祖祖辈辈酷爱读书,清末宣统年间出过最后一个秀才。看来,小方村这种重视教育的传统并非一朝一夕轻易形成的,而是世代积淀、传袭的结果。

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里,钱往往被人们视为万能之物,在这个问题上,小方村人站得高看得远,其见地不俗:要致富先治愚。人们认准了一个道理:再有钱而没有文化,那钱早晚是人家的;而有了文化,挣得的钱才是自己的,读书是惟一的出路。

小方村由于资源等问题,集体经济并不算发达,但村里在教育上却舍得投入。从1969年起这个村就办起了幼儿园,教师都经过专业培训,教材教具与城市中等幼儿园的不相上下,他们谙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,必须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道理。前几年,又投资23万元建起了幼儿园楼、翻建了小学校舍,升学率达百分之百。小方村在镇里不是最富的,但他们的幼儿园和小学却都是镇里一流的。从小方村毕业的学生,到了镇中学,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。提起这一点,小方村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掩饰不住的骄傲。

在小方村,村民的吃穿用度都很节俭,而惟独孩子们的学习费用不能省。每个学生都订一份报刊,即使是育红班里的小娃娃也人手一册《好孩子画报》。村里每户人均买书、供孩子上学的钱要占收入的40%左右。村民手里有了余钱,不是先盖房子,而是先给孩子们买书藏书。小村里有许多支持孩子读书的佳话。

三间平房换来一个大学生

原村党支部书记老孟已年过半百,他平时省吃俭用,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,最值钱的要算是一台黑白电视机。前年,他终于倾其所有,盖起了三间宽宽敞敞的平房。没事的时候,老孟总爱坐在小院里的那株大枣树下,眯着眼睛仔细端详自己崭新的房子,每到这个时候,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心中慢慢地涌荡……是啊,苦熬了大半辈子,该是享享清福的时候了。

不久,二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寄来了,可谓是锦上添花、喜上加喜。

可老孟捧着那张期盼了很久的纸片,却怎么也乐不起来。大儿子正在大学读书,花费已经不小,这次老二考的是美术学院,又加上是自费生,是需要一大笔钱的。老孟走亲串友借来借去,也没凑足那三万元钱。最后,老孟把目光落在了那三间“平房”上,可是心里真的不舍呀!在农村,房子几乎算是一家人的命根子。开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,老孟把心一横,卖房子!老伴一听,躲到边上偷偷地抹起了眼泪。

“别人能贷款供孩子,咱为啥不能卖房子?只要孩子能读书、长见识,这房子卖得就值。”听说老孟要卖房子供儿子念书,亲朋好友大多劝他三思,人老了总该有个安身之所,可老孟说:“我们已经老了,吃了一辈子没文化的亏,说啥也得让孩子们多读些书,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,耽误不得。”

现在,老孟和老伴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,可他们仍有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满足感。他们真正地懂得自己能给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基业。

四个子女同登金榜的人家

在小方村,提起刘凤庚一家,大家都显出敬佩的神情,因为尽管家境贫寒,夫妻俩却将4个子女送进了大学的校门。

今年55岁的刘凤庚是余积镇中学的副校长,他的妻子也是教师,夫妇二人都是老高三毕业,在那个年代,他们是村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家,自然对待下一代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比一般村民要高。

刘凤庚教子有方在村里是有名的,他曾总结出自己的三套法则。一是注意早期的智力开发。孩子们四五岁的时候,他每次到外地出差,很少带回吃的东西,可孩子们总能在父亲的提包里惊喜地翻出一本本心爱的连环画、小人书。二是舍得智力投资。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8口之家,从孩子们上学的那一天起,家里便没有谁穿过一件贵一点的衣服,家里只有两只木箱和一张桌子。然而在教育上他们却从不吝惜,即使在工资较低的年代,每个月,也要花上30来元给孩子们买课外书、参考书。三是要以身作则。刘凤庚两口子同是中学教师,对待教学工作兢兢业业,稍有时间总是手不释卷。孩子们耳濡目染,自然而然地跟着父母学。每天晚上,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各看各的书,虽然家境清贫,但也其乐融融。孩子们学习到深夜,刘凤庚就陪到深夜。每次考试成绩下来,考得好了不特别嘉奖,考得不好也不责骂,只要个人努力了,那也就够了。

现在刘凤庚的4个孩子都已学业有成,大学毕业。大儿子读完研究生,分配到北京某科研所,二儿子分配到葫芦岛市化工研究所,大女儿在锦州热电厂工作,二女儿在锦州市太和区某学校任教。

在村里,像刘凤庚这样子女全部考上大学的人家还有8户,像刘凤庚夫妻这样教子有方的人家也还有很多。

小村里走出一位副领事

走进郭中昶老人的家,你立即便有一种倦鸟归巢的平实感和宁静感。4间老式瓦房窗明几净,房檐下挂着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和红艳艳的辣椒。小小的院落拾掇得井井有条,显出主人的勤快和利落。

已经73岁的郭中昶老人,刚刚放牛回来,他耳不聋眼不花、腿脚利落。一谈起小儿子郭维勇,眼里立即闪出骄傲的神采,有这样一个出息的儿子,老人是有资格骄傲的。

郭维勇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,但他从小就非常懂事,在学习上从不让家人操心,从小学到中学成绩在班里总是第一名。说起儿子的学习,郭中昶老人眼里涌出点点泪花,“这孩子没少吃苦啊!”

在锦县一高中读书时,郭维勇在别人家寄宿,他知道家里困难,供他读书不易,同学们每月的伙食费是12元,他只花7元,为的是能给家里省下几块钱。数九寒冬,他舍不得买煤,晚上学习到深夜,冻得手脚发麻,他就站起来在屋子里跑上几圈,待稍微暖和点,再坐下来学习,为此,手脚常常冻得又红又肿。

可是在学习上他从不马虎,一道难题也不放过,最后终于考入兰州大学,后又考入广州暨南大学攻读研究生。毕业后跨出国门,在美国任中国驻休斯顿领事馆副领事,那一年他才32岁。

郭中昶老人拿出一叠寄自大洋彼岸的照片,照片上那个英气勃勃、神采飞扬的小伙子,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小儿子。在竞争激烈、人才济济的美国,恐怕无人知晓这个才华横溢事业有成的小伙子,他的根扎在中国北方一个小小的村庄里。

郭维勇是村里至今走得最远的孩子。

让他三尺又何妨

走在小方村干净笔直的土街上,坐在小方村一户户温热的土炕上,你感受最突出的就是这里有一股浓烈的“雅气”和“正气”。

从小方村的自然环境来看,这里远离大都市的喧闹,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,距这里最近的是20多里地外的一个电厂。这里的井水特别清,也特别甜,从村里走出去的孩子们都说还是家乡的水好喝。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的人,其心灵也很少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和污染。

小方村的人大都性情谦和。从村人的嘴里你绝听不到城里人嘴上那些个常出常入的脏话、粗话。即便在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时期,这里的村民也没受到什么影响,依然故我地养猪种地,成功地避开了那段你揪我斗的疯狂岁月。

小方村人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,农忙的时候坐在田边读,农闲的时候则可以稳稳地坐在家里读,在外结伴打工的男人们,寂寞的时候也大多是以书来排遣,从不外出闲逛或结伙赌博。

读书对这里的人而言,是一种习惯,更是一种享受。难怪,小方村里的人,无论男女老少脸上都有一种掩饰不了的书卷气。

读书自然明理,有许多在其它地方令人头痛的难题在这里却可以迎刃而解。

譬如:村民孟昭更与杜秀滨,两家隔墙而居,相处和睦,但在翻建房屋时却因三寸之地闹起了纠纷。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知道后,没有到现场,也没有直接找当事人调解、劝说,而是写了一模一样的条幅送到两家:“千里修书为堵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孟、杜两家人都识文断字,知道这四句古诗的来历,双方均感到非常惭愧。一张纸居然平息了一场要命的风波。

婚事和葬礼,对今天中国的农民而言是件隆重的大事,而在小方村却办得很简单。从1988年起,村里就成立了公德协会,成员都是由村里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人组成,无论红事、白事均由他们处理。村里谁家的孩子要结婚,大家都去帮忙,婚礼那天,村里的人热热闹闹祝贺一番,吃块喜糖,然后新郎、新娘两家人吃顿团圆饭,也就皆大欢喜。绝不允许谁家大操大办。

村里谁家的老人去世了,都是由村里公德协会的人帮助料理后事,但绝不允许吹鼓乐、扎纸马搞迷信活动,而且全部实行火葬。如果有谁私自违反村规,那么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离去,再无一人相帮。因为小方村人讲的是厚养薄葬,老人在世的时候子女都要极尽孝道,而老人去世则无需讲究形式。这里的老人都能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,所以老人活到八九十岁在这里极为普遍。

凡是到过小方村的人,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女人贤淑善良,这里的男人勤劳宽厚。没有文化不受人敬佩,不尊崇传统美德更无立足之地。

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“盛产”大学生,并非神话里的文曲星集体“下凡”,选中这角土地。到底什么是知识与文明的养料?什么是繁衍生息的资本?一些看似古老的东西,正是现代社会不该忽略的东方文明精粹。

离开小方村的时候,已是薄雾将散的清晨,回首望着这个溢满书香的小村,我突然觉得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,这里不正是我们千般探寻的精神净土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